河南企业联合会

主办单位:
河南省企业联合会、河南省企业家协会
单位地址:
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0号海联大厦28楼
邮政编码:450003
电 话:
0371-65978198 65953804
传 真:
0371-65978198 65953804
电子邮件:
hnsqylhh@163.com

绘就西藏科学的水电蓝图——中国电建60余年援藏工作纪实

时间:2017-06-13 00:00:00 作者: 来源: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

在这里,每一滴湖水,都透澈至心灵;每一朵白云,都寄托着希望;每一片山峦,都承载着梦想;每一曲歌声,都清越地穿透今生和来世。

这里是世界屋脊的西藏。60年前,中国电建首次走进西藏,全面调研勘测藏区的水力资源,此后,就与它结下不解之缘。从水电勘测、规划设计,到项目建设;从捐资助学、扶老济贫,到爱心共建……一批批电建人走进西藏,扎根西藏;一个个能源项目从图纸上诞生,在河流上落地;一项项包含深情的爱心工程,见证着中国电建与藏区血脉相连的真情厚谊。

从人才援藏、技术援藏,到资金援藏、项目援藏,中国电建发挥“懂水熟电、善规划设计、长施工建造、能投资运营”的全产业链优势,不断创新援藏工作思路、拓展援藏工作途径,以全方位的“立体援藏”模式开展工作,有效促进了西藏环境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,为藏区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发展动力。

人才援藏:根植藏区倾情奉献

1956年,中国电力工业刚刚起步,中国电建即首次进入西藏,支援藏区的水利水电建设。

60年来,中国电建从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昌都,到拉萨、那曲、阿里、山南,一代代电建人足迹踏遍西藏全部七市区73个县,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,乃至生命。

在长期的援藏工作中,中国电建深刻地认识到,西藏的电力事业起步晚、底子薄,人才与技术都比较匮乏,技术水平比较落后,西藏电力要发展,要靠培养一批懂管理、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队伍,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。

于是,人才援藏成为中国电建集团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先后两批选派20余名技术和管理骨干到自治区能源电力系统、工程建设系统工作,同时不断健全完善人才援藏管理制度和规定,尤其是对援藏人员的选派、工资福利待遇、生活保障、返回后的工作安排等事项都进行了制度性规定,充分体现出集团公司对人才援藏工作的重视。

每批援藏人员选定后,在进藏之前,专门召开新老援藏人员座谈会,交流在藏的工作情况,请老援藏人员介绍经验。同时,对援藏人员进行动员和教育,发扬中国电建援藏的优良传统,也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关心、支持和投身援藏事业。

“援藏一任、造福一方”,是中国电建援藏人员时刻牢记心头的神圣使命。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主动承担任务,对口支援了西藏自治区发改委、能源局、电力公司、西藏开发投资集团、西藏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、西藏天路集团等单位,在能源规划、电力工程设计、施工管理等业务领域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。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,创造优秀业绩的同时,也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政治品质和业务能力,得到了各对口支援单位的充分肯定。

2013年11月,中国电建由刘光华、刘中刚等8名援藏干部组成管理团队援藏团队,进入已经严重亏损的西藏天路公司开展对口支援工作。他们积极植入央企的先进管理经验,培育具有西藏天路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,着力从创新思维、建章立制、市场开拓、项目管控、队伍建设、强化执行等方面破解企业发展难题,提出了“突破商业模式单一的发展瓶颈,探索PPP、EPC等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,响应‘一带一路’国家战略,参与构建‘喜马拉雅经济带’,开拓区外国外两个市场”的发展思路。2014年,天路公司即扭亏为盈。2015和2016年营业收入连年攀升,净利润达到2.53亿元,职工人均收入实现翻番。

集团的关心和支持是援藏干部坚实的后盾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晏志勇5次到西藏进行工作调研,无不把看望慰问援藏干部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,在拉萨、在昌都、在林芝专门组织召开座谈会,深入了解援藏工作情况,切实解决援藏干部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。

近十年来,中国电建累计选派援藏干部超过60人。他们带着强烈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努力克服高寒缺氧、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、以及远赴西藏给家庭带来的诸多不便等重重困难,迅速投身到西藏电力的发展事业中。还有一同志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任副县长3年,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及电力供应,获得四川省“优秀科技副县长”、“中国振华科技扶贫奖”等光荣称号。

正是有这么一批人,西藏的高山峡谷开始变得不那么原始和陌生;正是有这么一批人,西藏水电开发事业才能薪火相传、不断壮大。

技术援藏:科学绘就水电蓝图

西藏水力资源丰富,被誉为“亚洲水塔”。但复杂的自然环境、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,始终制约着自治区的能源发展。

中国电建拥有水利电力规划、设计、施工等一体化建设的行业优势,通过建立长效机制,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西藏,大幅提高西藏水利水电整体勘测设计技术和建设管理水平,推动西藏水电资源开发,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,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。

他们全力发挥自身优势,承担了西藏水力资源普查、复查以及占技术可开发量95%的水电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,为描绘西藏能源发展蓝图披荆斩棘,呕心沥血。

2013年8月,中国电建成立“西藏高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”,并在拉萨揭牌。其目的就是,针对西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,结合西藏自治区水利水电、电力、能源、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可能面临的特殊工程技术问题,中国电建集中整体的科技研发优势,着力对有关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科技研发,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,为西藏自治区提出的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科技创新转移转化,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,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建设的促进作用”助力。

多年来,中国电建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的统一安排,在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,先后启动了拉萨河、扎曲、金沙江上游、澜沧江上游、怒江上游、雅鲁藏布江中游、雅鲁藏布江下游、那曲等河流(河段)的水电规划工作。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通过各种方式组织中国电建开展了象泉河、玉曲、尼洋河、帕隆藏布、易贡藏布、西巴霞曲、朋曲、察隅曲等大中型河流的水电规划工作。

2006年,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,中国电建董事长晏志勇(时任原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党组书记、总经理)亲自带队,拉开了历史性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能资源综合考察的序幕。在这次历时29天的考察中,有23天是穿越无人区。他们翻过了一座座险峰,爬过了一个个陡崖。考察中最迫切的愿望,就是能把帐篷搭到相对平坦的地方睡一觉。但他们乐观的开玩笑称:“我们是天当被,地当床,住在雅鲁藏布江大酒店”,

随着考察的逐步深入,处处都有生命危险,困难越来越大。口粮有限,没有补给,方便面沾点水都是大餐;摔跤碰头并不怕,大家只担心在仅能通过一人的狭窄悬崖上,无论如何不能因为自己体力有限而拖了大部队的后腿;即使是疯狂的马蜂、密密麻麻的马蝗和随时出现的毒蛇,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。走出无人区到达5号桥头时,这一刻,生离死别、险象环生的历程重上心头,一群人抱头痛哭。

出生入死的无人区考察,跋山涉水、披荆斩棘的现场勘测,辛勤的汗水、智慧的花朵开始在蓝图上绽放。

拉萨河、扎曲、玉曲河等中型河流(规划装机约310万kW)水电规划已通过审查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复;金沙江上游(规划装机约1392万kW)已通过有关审查和国家主管部门批复。澜沧江上游(西藏境内河段)水电规划,已于2012年9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查,2012年12月,通过水电规划报告的审查。雅鲁藏布江中游规划环评已通过审查,水电规划也已基本完成。

据初步统计,近年来,中国电建有数千人常年在我区开展水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建设,后方上万名技术人员为相关工作提供支持,有效保障了我区水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等项目的顺利进展。

项目援藏:强力打造能源支撑

近年来,在国家“西部大开发”战略和加快西藏开发建设中,西藏的水电资源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开发,中国电建参与的一大批电源建设项目相继开工、建设、落成、投产,使西藏地区的水电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,也使中国“最后的无电地区”成功用上了电。

在藏区电源项目建设中,中国电建克服高原缺氧、气候多变、施工地质复杂等困难,凭借良好的信誉、雄厚的技术实力,先后承建了羊湖水电站、甲岗水电站、满拉水库、虎头山水库、胜利干渠、狮泉河水电站、直孔水电站、林芝八一电厂、雪卡水电站、老虎嘴水电站、藏木水电站、旁多水利枢纽、果多水电站等20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,项目覆盖整个雪域高原。

1998年,中国电建参建的总装机容量11.25万千瓦、年发电量8409万千瓦时的羊湖电站正式竣工,移交给西藏人民。电站的建成使拉萨电网由此增加了两倍以上的电力,并使西藏的电站总装机容量首次突破了30万千瓦,为西藏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,日光城变成不夜城。

同年9月,世界海拔最高的水电站——甲岗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,这座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而修建的援藏工程,由于海拔高度达到4751.3米,单位千瓦投资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0倍以上。它结束了藏北羌塘高原的申扎县作为无电县的历史,为当地基础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。

十二五期间,中国电建响应西藏自治区政府的要求,出资2亿元援助建设西藏昌都地区3个电站项目。其中昌都应急电源工程从2012年6月开始进行规划选址、勘测设计和机组采购招标,仅用了半年时间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。边坝镇水电站、洛隆县新荣水电站分别于2015年、2016年完成投产,新增解决5300户、3万多人用电,有效解决了昌都电网严重缺电问题。

青藏联网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、穿越冻土最长、建设规模最大、施工难度最大的输变电工程。中国电建承担了其中柴达木~拉萨±400千伏直流联网工程有关标段的设计,这是国内首条±4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,通过创新应用了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的预制装配式基础、掏挖基础、高海拔多年冻土区锥柱基础的真型实验等一系列新技术、新工艺,推动该项目成功完成了在高海拔、永冻土、超强盐渍土条件下的施工。

公益援藏:和谐共建汉藏情深

伴着雪山圣湖,紧跟日月风霜,在援藏的过程中,中国电建注重汉藏文化交流与融合,与藏区各族农牧民兄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

几十年来,中国电建从修校舍办教育、修道路建电力惠民生,到抗震救灾支援灾区重建、支持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,积极为藏区人民做好事、办实事,直接捐助超过一千万。

在进行技术援藏,完成项目施工任务的同时,中国电建不忘为当地人民造福谋利益,在项目所在地开展了为当地藏族群众办实事送温暖献爱心活动,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多年来,先后捐资300多万元建立了“对口扶贫点”、“爱民学校”、“文化夜校”等,抽出人力、物力,帮助藏族群众修路修房筑水渠,安电灯送光明,捐资助教、走访慰问等,开展政企、校企、检企、院企等共建活动,使数千名藏族青年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。

各项目部利用自身的医疗资源,积极主动的为藏民服务,只要藏族同胞有病情,医护人员随叫随到,和当地群众建立了“藏汉一家亲,企地鱼水情”的友谊。多年来,中国电建承建的项目从未发生一起民族矛盾与纠纷,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繁荣做出贡献。

为促进西藏教育事业发展,培养优秀人才,2010年9月,中国电建与阴法唐西藏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,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支持西藏教育事业,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,奖励西藏学校的优秀教师、优秀学生,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。

尊重民族群众、尊重风俗习惯、尊重民族文化,这是所有中国水电集团各项目部雷打不动的原则。集团公司专门编印《藏族民情风俗常识》、《常用藏语100句》等群众工作手册,利用施工间隙,组织开展学习藏语、学跳藏舞、学唱藏歌和交藏族朋友等“三学一交”活动,既活跃了项目文化,又加深了与当地老乡的情谊,增进了民族感情。

在中国电建的藏木电站项目部,所有的标语都由汉藏两种文字写成,以示对藏胞的尊重。尽管施工任务繁重,施工局加强与地方联系,推进企地共建工作,帮助地方发展,履行社会责任。加查县公安局修建办公大楼,中国电建所属施工企业派出施工人员和挖机、汽车等设备,帮助搞基建。

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中国电建注重合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,协调好与当地政府、农牧民的关系,多方面为当地农牧民带来实惠,大幅度提高当地农牧民的收入。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电建各项目部先后招用项目周边藏族员工2万多人,共计培训了“木工、钢筋工、电工、电焊工”等技术工人6000多人,项目部附近的农牧民月平均收入超过2000元,有效的改善了生活条件。

精工良建,品臻致远。大美西藏,和谐明天!在西藏水电开发步入快速发展历史新阶段的今天,相信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,中国电建将发扬自强不息,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,捧着一颗赤诚火热倾情奉献的心,与自治区各级政府、西藏各族人民拉手并肩,不懈奋斗,共同描绘更加安定团结、更加富强美丽、更加吉祥安康的西藏壮丽画卷。

相关新闻

    无相关信息

河南省企业联合会、河南省企业家协会 主办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0号海联大厦28楼 邮编:450003
电话/传真:0371-65978198 65953804 E-mail:hnsqylhh@163.com